麻醉药会不会让人变笨?
产后腰痛是打麻醉引起的吗?
麻醉会引发记忆力下降吗?
说起麻醉,不少市民会心存疑惑
有些患者甚至
因此对手术望而生畏
10月16日是世界麻醉日
今天,让我们跟随麻醉专家
深入了解麻醉的那些事
手术麻醉,远非“打一针,睡一觉”的事情。术前,麻醉医生会细致评估病情,为患者量身定制麻醉方案;术中,他们精准调控麻醉深度,实时监测生命体征,确保手术平稳;术后,麻醉团队帮助患者苏醒,给予镇痛关怀,展现医者温情。
展开剩余85%Q
为什么术前不让吃东西、喝水?
这是为了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在麻醉状态下,人体的全身肌肉会松弛,呕吐物就会有机会从咽部流至气道造成误吸,进而造成气道梗阻危及生命。
A
Q
麻醉会影响智力和发育吗?
目前医院里使用的麻醉药具有起效快、清除快的特点,用药后患者可以快速入睡,停药后苏醒也很快,麻醉药的抑制作用是可逆的,当药物被代谢或从体内排出后,患者神志及各种反射逐渐恢复,不会对患者尤其是孩子的发育和智力造成影响。
A
Q
长时间的腰疼与麻醉有关吗?
有些手术,如分娩时打的麻醉叫“硬膜外麻醉”,也就是大家常说的“腰麻”。这的确会让患者在腰部穿刺部位感受到暂时的钝痛,但穿刺针非常细,不会对腰椎结构产生破坏,即使有疼痛,这种疼痛基本在术后数天内会慢慢消失。所以术后如果出现长期腰痛,“腰麻”并不是“罪魁祸首”!
A
Q
吃安眠药的人会难麻醉吗?
有一定影响。许多安眠药(如安定等)和目前使用的麻醉药物(如丙泊酚)存在药物相互作用,麻醉医生可能需要更大剂量的麻醉诱导和维持药物才能达到预期的镇静、睡眠效果,但也并非绝对。建议患者在术前,要告知麻醉医生自己的药物服用史(种类、剂量、时长),有助于麻醉医生进行评估。
A
Q
如对青霉素、头孢药物过敏,还能用麻醉药吗?
通常可以。建议患者在麻醉前访视时,清晰、明确地告知麻醉医生自己的全部过敏史,帮助医生避免使用少数可能与抗生素有交叉反应的术前辅助用药(如某些抗生素),确保整个麻醉过程的安全。
AA
Q
术后为什么用了镇痛泵还疼?
现代医学镇痛方案是将疼痛控制在可耐受范围内,完全不疼可能会掩盖出血等并发症信号,镇痛目标为可耐受的轻度疼痛(疼痛评分≤3分)。
用了镇痛泵还疼有很多原因,如药物起效需时间、个体差异、突然翻身/咳嗽等动作等;如疼痛难忍,可按自控按钮补充剂量(安全锁已设上限,放心使用),或者及时与医护人员沟通,再次评估病情。
A
Q
手术结束后,麻醉醒过来为什么会头晕、想吐?
这是术后的正常现象,跟麻醉药物后遗作用、手术类型、患者个体情况、麻醉后体位变化等都有关系。
建议患者深呼吸,暂时不要喝水/进食。如首次下床,务必有人协助,切勿突然坐起或站立,要缓慢改变体位(如先坐30秒再站起),减少眩晕;如眩晕、呕吐感长时间持续,可以咨询医护人员,通过药物干预或进行病情再评估。
A
Q
手术结束醒来后,为什么会喉咙痛、声音嘶哑?
全身麻醉的患者通常需要使用气管插管来确保呼吸道畅通和呼吸管理,长时间的机械通气,气管导管与声带、咽喉部粘膜不可避免会产生一些摩擦,导致黏膜的充血水肿,进而导致喉咙出现干、痒、疼痛、咳嗽咳痰及声音嘶哑症状。如出现这些情况,大家也不必惊慌,其间避免用力咳嗽、清嗓,必要时遵医嘱雾化吸入以减轻水肿,一般2到3天就能恢复。
A
为更好地服务患者,保障诊疗安全,常州一院正常开设麻醉门诊,由经验丰富的麻醉医师坐诊,为患者提供无痛胃肠镜诊疗、无痛气管镜诊疗、无痛人流、无痛宫腔镜诊疗、镇痛分娩及手术前麻醉评估等咨询服务。
早在2021年7月
南医大三附院(常州二院)
就成立了麻醉睡眠诊疗中心
开设睡眠门诊
以治疗顽固性失眠、抑郁伴失眠
截至今年9月
已帮助近4000名患者改善了睡眠质量
患者来自全国多个省市
麻醉睡眠治疗是基于麻醉学理念,通过睡眠补偿、神经调控等方法改善长期失眠症状,进一步减少安眠药物的使用,最终达到减少安眠药物或停用安眠药物的同时恢复自主睡眠。
二院麻醉睡眠诊疗中心现有麻醉治疗床8张,同时配有先进的睡眠多模态监测仪、多导图睡眠监测仪、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仪、迷走神经刺激仪、三氧治疗仪、针刺治疗仪、颊针、浮针等设备。其中,“睡眠障碍麻醉治疗术”获评院级重大实用技术。
还有一些疼痛门诊,会用麻醉技术手段为患者提供慢性疼痛诊疗服务,他们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疼痛,特别是超声和CT引导下的精准微创治疗,对于长期慢性疼痛、顽固性疼痛、神经病理性疼痛有良好的疗效。 市中医医院、市三院、市妇幼保健院、武进人民医院、武进中医医院、市七院也都开设相关麻醉和疼痛门诊。
来源:常州一院视窗、常州市新闻传媒中心
记者:赵霅煜
编辑:史梦莹
校对:史灵婕 张钰颖
发布于:北京市网上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