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味即将到来”“请打开袋子做好相关准备”“我已经没有任何理由让你等了”“炸不到位我将无法原谅我自己”……这一连串幽默风趣的话语来自江西景德镇一位炸鸡排摊位的摊主李俊永之口。近日,他在为客人提供服务过程中的一系列语录被网友记录下来,上传到网上,并因此得名“鸡排哥”。视频中,他在炸鸡排时迸发的饱满热情、与顾客互动的鲜活,恰恰击中了当下职场最稀缺的“活人感”。
“鸡排哥”的走红并非偶然,他身上所具有的职场上珍贵的“活人感”,源于对工作的热爱与专注。他坚持九年6元定价,坚持用稳定的品质撑起小摊口碑;他制定“四点半后专供学生”“顾客自开袋子接鸡排”等独特约定,把生意的打理融入细枝末节;炸制鸡排时大开大合的姿态、与顾客唠嗑的金句,全是真情的自然流露 。这种“活人感”,让冰冷的交易变成有温度的服务,让顾客感受到与鲜活个体的真实连接,正如网友所言,他卖出的是“6元鸡排里的60元情绪价值”。在越来越多职场人被标准化流程磨平棱角的当下,“鸡排哥”的出现印证了:真正的职业生命力,藏在对本职工作的专注与热爱里。
不可否认,职场需要专业化的分工以及高效率的运转,但是,人终究不是机器也不应成为机器。如今,在高度强调流程、效率和KPI的职场环境中,人的情感、个性与创造力常常受到压抑。生活中,我们逐渐习惯机械重复的回应,标准化的服务流程,以及面无表情的服务互动。在这种环境下,“鸡排哥”的出现犹如一股清流——他提醒我们,职场的本质是人的协作。标准化的能力可以被替代,但像“鸡排哥”这样,由热爱里生发出的“活人感”,不仅是个体在职业道路上最珍贵的竞争力,也是对抗职场冰冷规则的温柔力量,而这,也是“活人感”在职场中愈发重要的核心原因。
不过,流量是机遇也是风险,当海量的关注瞬间涌入,我们也会担心是否会干扰“鸡排哥”原本平静而专注的工作状态,在镜头的注视下是否会演变为一种取悦观众的表演?我们期待“鸡排哥”们能被更多人看见并认可,但也希望他们能不被流量裹挟,不在迎合中迷失那份最初打动人心的真诚与热爱。(朱兰英)
网上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